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当前位置:
免费送充电桩背后的底层逻辑
来源: | 作者:tpl-c7b3a99 | 发布时间: 2024-12-10 | 2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存量充电桩智能化改造:新增1万个公共充电桩,完成1万个存量充电桩智能化替换!

图片
这个项目的重点是:改造存量充电桩是上门免费更换、安装,老百姓一分钱也不用花就可以更换1台新式的智能充电桩。另外,这可不是以旧换新,旧的充电桩你依然可以保留,新的充电桩支持有序充电、V2G功能,而且资源聚合商提供5年免费质保服务。
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吗?这个事情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会给充电桩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我先表达一下,上海这个政策制定的非常高明,绝对要给政府点赞。随着现在新能源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对电力负荷、对电网的冲击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图片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让车主有序充电、甚至是车网互动V2G的功能。但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高昂的建设改造成本是第一道门槛,如果让车主自己出钱购买充电桩来响应电网的指令,那就没人干这个事情了。
所以上海这个政策就是免费更换,那桩的钱和安装的钱谁出呢?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运营商来承担。虚拟电厂运营商本身就需要通过聚合这些充电桩参与电力市场的辅助市场服务来获取收益,获取的收益还可以冲抵充电桩的成本。可另外我们再看看上海虚拟电厂目录里面和充电相关的都有谁?特来电、星星充电、蔚来...这些都是充电桩的制造商。充电桩的制造、维护、安装都是他们负责,通过这个政策,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会提升。
图片
所以闭环看下这个政策,政府没出钱,新能源车主得到了好的充电桩,通过参与虚拟电厂的活动同时还可以获得收益,虚拟电厂运营商同时又是设备制造商,获得了负荷侧资源、获得了辅助市场收益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果然是高,这就是这个民生政策的运转逻辑,通过这个政策其实可以发现几个趋势。
第一,V2G最佳的应用场景在哪里?就是在车辆长期停放的场景,家里、办公场所,车辆70%的停放是在这两个地方,在无感知的情况下与大电网互动。
第二,V2G的放电功率多少更合适?这次上海的标准是7千瓦,由于是家里,小区的变压器容量有限,所以采用的功率级别比较小,其实放电功率20-60千瓦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第三,如果在家里都可以充放电,公共快充站还有必要安装V2G的充电桩吗?答案是有必要,场景不同,公共快充站充放电功率较大,支持更大范围的调峰、调频、备用和需求侧响应。另外公共站的V2G是平急两用,关键时刻调动电动汽车的电池能力更强大。
第四,V2G自己可以直接参与与电网互动吗?不可以,看上海这次政策也可以看得出,更换的条件就是需要和虚拟电厂运营商签订调度协议,响应电网、虚拟电厂的调度,进行充电和放电,我们单车电量的作用是小的,聚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海这个政策绝对是给其他城市破局V2G的成本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值得其他城市效仿。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我也在多个场合表达过,2025年将是V2G的元年,2023年将有望规模化发展,这是由车辆增速决定的。
未来普通纯电动私家车用户通过V2G参与电网互动的全周期收益有望达数万元,按照现有的纯电动汽车的增速2035年电动汽车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超过6亿kWh的移动储能调节能力,V2G是充电行业3.0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充电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来源:东哥新能源研究院